知行合一 一正贯之一一研习阳明心学体会

来源:中廉网 发布时间:2023-04-08
分享到:

文/田德清

我是山东庆云人。9岁上学,19岁当兵。当兵之前,玩心重、叛逆强,当过孩子王,中考落过榜;当兵之后,我时常以相信自己、依靠自己、战胜自己的“三自”精神来激励自己。经过30多年、多个地方和多个岗位的磨练,心向逐渐匡正、心量逐渐扩大、心力逐渐增强,为此多次立功受奖。其经历也许与阳明先生有些许相似,所以当我在省委党校培训发现《王阳明全集》时就对其爱不释手。不断地学习、深入地实践,使得我对阳明先生从“格竹”到“格物”、从“格物”到“格心”、从“格心”到“明心”的心路历程越来越清晰,对其“以无为本而勇以成之”的敢于突破、勇于超越的精神越来越钦佩。“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借用阳明先生“之石”来进一步打磨自己这块“璞玉”,我把心学三大核心理论之一的“知行合一”作为重点,经过不间断地研习,收到了越来越好的效果。其中的体会很多,概括起来就是三句话,即以志励心、以理悟心、以事炼心。现分享如下:

一、以志励心,是研习阳明学、恢复本来心的前提

没有种子,何来收获?“夫志犹种也,学问思辩而笃行之,是耕耨灌溉以求于有秋也”。“夫志,气之帅也,人之命也,木之根也,水之源也”。“后世大患,尤在无志。故今以立志为说。中间字字句句,莫非立志。盖终身问学之功,只是立得志而已”。“我此论学,是无中生有的功夫,诸公须要信得及,只是立志”。阳明先生一生,最看重的是立志,平时给学生念叨得最多的也是立志。从格竹、格物、格心,到立德、立功、立言,阳明先生以他圣贤的志向、开辟了圣贤的道路、树立了圣贤的丰碑。他这种为了探究人生宇宙真理而不怕“百死千难”的奋斗精神、无畏精神、献身精神令我感佩不已!

重新立志,再度出发。“圣人”,是指知行完备、至善之人。这个词语最初出于儒家对“止于至善”的人格追求,所以“圣人”的原意,是专门指向儒家的。有人说,人有两次生命的诞生,一次是肉体的诞生,一次是灵魂的觉醒。个人认为,阳明先生在龙场彻悟的“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就是其灵魂的彻底觉醒。他所以能“彻通人我物我之界限”而证得“人生宇宙之大本的仁心真体”,其根本原因是他早年立下的“读书学圣贤”的志向。如果没有这个志向作根柢,他在贵州龙场是不可能悟道的。“十年未得真理,即十年无志;终身未得真理,即终身无志”。反观自己,几十年来虽然也立过志、干过事、出过彩,但那都是阶段性的、表面化的,而且都是“外求”的结果。为什么探究人生的真理需走“内求”之路?对这个问题,我之前从未深究过。人可以阶段性的“无志”,但怎能“终身无志”?通过不断学习、深刻反思,我终于下定了调转方向再立志的决心。几年来,通过端正态度,不会就学、不懂就问,坚持“反求诸己”、坚持分享心得、坚持及时总结,让我收获了很多。特别是风雨无阻、雷打不动的以动求静的万步锻炼,让我逐渐打开了思路。

居敬持志,循序致精。“今既知至善之在吾心,而不假外求,则志有定向”。几年来的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研习阳明学的过程,就是“自我革命”的过程,就是不断提高自己心灵等级的过程。具体而言,就是“一二三”,即围绕一个中心、把握两组关系、注意三个问题。围绕一个中心是:尊重良知、唤醒良知、听从良知,努力让良知成为自己的主人。把握两组关系是:搞清良知与去蔽和私欲的关系。这组关系,如用公式来表示,就是良知显现等于去蔽除以私欲,意思是良知显现的程度与去蔽的力度成正比,与私欲的多少成反比。当私欲清除时,就是拨云见日时,就是光明显现时。注意的三个问题:一是注意保持正知正见,不能故弄玄虚,更不能搞迷信;二是注意从历史、文化、哲学等多个角度进行探究,努力提高自己透过现象、领悟本质的能力;三是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努力把“切己体察”放在第一位,并以此来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开拓自心的境界。

二、以理悟心,是研习阳明学、恢复本来心的路径

“圣人之学,以无我为本,而勇以成之”,这是阳明先生对其学生方献夫在两年时间完成三次“飞跃”所表现出来的“无我之勇”的高度赞扬。这就是说,“圣人之学”,就是要放下“小我”之私进入到“无我”之境;而“小我”之私如顽瘴痼疾,没有坚毅勇猛地突破与超越是难以奏效的。“无我”,是指“无我执”,意思是不执着“我”和“我的”,但并不是真的没有“我”。“无我”,是自我修养达到的一种至高境界。“勇”是什么?“勇”是指勇敢、果断的品格。孔子将勇看做仁者所必备的条件,并将勇与智和仁并举,认为:“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圣人之学,以无我为本,而勇以成之”。阳明先生对方献夫的充分肯定,让我从中体会到了“无”的重要性。以无为本,以有为末,崇本而举末。这一体悟,让我进一步明确了方向、坚定了信心。

    为了进一步把握“有”、“无”之间的关系,我对阳明先生的“四句教”进行了不间断地参悟。“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被区分为“四有”与“四无”的“四句教”,其实代表的是两种方式。“四有”是经验的方式,“四无”是超越的方式。就功夫而言,“四有”从后天入手,需要步步对治,否则就不能对心、意、知、物一体而化,所以说是渐教;“四无”是从先天入手,因为不着相、无需对治,自能一体而化心、意、知、物,所以说是顿悟。用“四有”的方式做“致良知”的功夫,致久纯熟,去蔽得净,自会进入“四无”之境,这就是所谓的即功夫即本体;用“四无”的方式做功夫,则直悟本体,一悟全悟,良知本体一时顿现,其所感应之事亦一时全现,这就是所谓的即本体即功夫。本体亦无本体相、功夫亦无功夫相,只是良知心体之“于穆不已”、“纯化不已”。当对这个问题通达无碍时,就是所谓的圆熟化境。“四无”是在实践中所达到的化境,而化境是不可以作为客观教法的。“四有”是通过诚意的功夫来解决“意之动”问题的。“意之动”虽是后天的,但良知却是先天的。而且“四有”所以为渐,是因为有所对治而为渐,但其所对治的不是后天的展转对治,而是有先天良知作为其对治的超越根据。所以这种渐亦含有顿之可能,而可以通于顿。未至于顿是渐境,至于顿则是化境。所以阳明先生说:“此(四句教)是彻上彻下语。自初学以至圣人,只此功夫。初学用此,循循有入;虽至圣人,穷究无尽。尧舜精一功夫,亦只如此”。

“正是一贯三,身心意相连;参透正字义,就路把家还”。在不断的参悟中,我发现阳明先生在《大学问》中训“格”为“正”的这个“正”字,就是阳明心学的“结穴”。为什么?因为它不仅传承了《大学》的“格致诚正”,揭示了“四句教”的“有”“无”关系,还圆融了心学的三大核心理论。“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也。归于正者,为善之谓也”。“正”这个字,从一、从止。“一”就是“无”、就是“本体”;“止”,就是“有”、就是“功夫”。“有”“无”合一就是“正”,就是即本体即功夫、即功夫即本体。“正”这个字,上一下止,是“止于一”的意思。“一”,就是阳明先生所说的“心也,性也,天也,一也”;“一以贯之,非致其良知而何?”。“正”这个字,由“上”、“下”两字组成,“上”、“下”对齐方为“正”。为什么我们有时对不齐、正不了?原因就在于私欲重、遮蔽多。怎么办?用“正”中的“止”来“止”。“止”是什么?“止之,是复其本然而已”。“正”这个字,还有“是”的意思。“是”,含有“存在”之意。如果把“正”作为“存在”来观照,那么这个“存在”就具双重含义:既表示有形有象的事物的“存在”,又表示无形无象的规律的“存在”。有形有象的事物看得见,无形无象的规律看不见,但不管看见、看不见,它都是“存在”的,而这个“存在”就是我们的“心之体”。“见得时,横说竖说皆是。若于此处通,彼处不通,只是未见得”。由此可见,“正”的“止于一”就是“致良知”,“正”的“上下对齐”就是“知行合一”,“正“的”是也”就是“心即理”。所以把“正”字视为阳明心学的“结穴”,不仅因为这个字传承了《大学》的“格致诚正”,揭示了“四句教”中的“有”“无”关系,圆融了三大核心理论,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对含三归一的体悟,让我进一步认识了人生的真理:一即三,无分别;一显三,随机变;一三同,没次第。

三、以事炼心,是研习阳明学、恢复本来心的目的

阳明先生以传承和实践圣人之学、圣人之教和圣人之道为己任。“圣人之学,心学也”;“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为了传播圣人之学,阳明先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做出了巨大的牺牲。特别是他“彻通人我物我之界限”而证得“人生宇宙之大本的仁心真体”之后,为后学开出的“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万物一体”等,都是他“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结果。“长生徒有慕,苦乏大药资。名山遍探历,悠悠鬓生丝。微躯一系念,去道日远而。中岁忽有觉,九还乃在兹。非炉亦非鼎,何坎复何离。本无终始究,宁有死生期?彼哉游方士,诡辞反增疑。纷然诸老翁,自传困多歧。乾坤由我在,安用他求为?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这首《长生》诗,是阳明先生在晚年奉命出征的途中,以抱病之躯写下的。个人认为,这首诗极为珍贵,因为它不仅简述了他自己的心路历程,更为重要的是它对心学的真谛做了彻底性的揭示!

为了体悟“良知乃吾师”,我把“知行合一”作为“金钥匙”,通过破关开锁,终于“得其门而入”。“心一而已,以其全体恻怛而言谓之仁,以其得宜而言谓之义,以其条理而言谓之理。不可外心以求仁,不可外心以求义,独可外心以求理乎?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吾子又何疑乎?”。“阳明之学救世人支离,眩骛华而绝根之病,反求诸心而得其性之所觉,曰良知。因示人以用力工夫之要,曰致良知,惧世人之知良知而不致,而谓即知即行,即心即物,即动即静,即体即用”。“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是阳明先生“知行合一”思想中最为重要的命题。个人认为,“一念发动处”点出了“知行合一”的真机。这个“一念发动处”,恒存着“知善知恶”、“善善恶恶”之明察与抉择的力量。“你萌时这一知处便是你的命根。当下即去消磨,便是立命功夫”。由此可见,凡圣命运分判的关键全在这“一念之间”:人始终都有成圣之可能,纵有气拘物蔽之“限”,但这只是事实上的后天的“有限”,原则上它是不会被限制住的。这气拘物蔽之“限”,所以有被突破与超越之可能,是因为有无时不在的未尝不明的良知。“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区区翦除鼠窃,何足为异?若诸贤扫荡心腹之宼,以收廓清平定之功,此诚大丈夫不世之伟绩”。个人认为,这句话切中肯綮,极为重要。对此,我将其作为重中之重,并进行了认真地体悟和实践。通过从“立根基”的“无”处“与从“事上磨”的“有”处交互不断地“扫荡心腹之宼”,身心逐渐合和、事理逐渐圆融的效果逐渐地显现了出来。实践证明,“立志学圣贤”,不是“行不行”的问题,而是“敢不敢”的问题。只要敢于承担,并按照要求持之以恒地体悟和实践一一“良知者,心之本体,无起无不起”,那么我们的心就一定会越来越显明,奉献人生的力量就一定会越来越强大!

“阳明思想的价值在于他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解决了宋儒留下来的万物一体和变化气质的问题……良知既是人心又是天理,能把心与物、知与行统一起来,泯合朱子偏于外、陆子偏于内的片面性,解决了宋儒遗留下来的问题”。个人认为,阳明先生最大的贡献是通过以心立言、以良知释心,完成了对“万物一体”的发明而成为了“集大成”者;阳明心学的最大特点是经世致用。这个特点,如果用两个字来概括就是“实践”,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行”。“事上磨炼做工夫,这是王学折衷朱、陆,打通心物内外两端的精神所在,在这里才可得见阳明先生的精一之训”。“立志成圣得大用,经世救弊荷使命,千古圣雄”。1月9日,是阳明先生逝世494周年。这天,我心潮澎湃、思如泉涌,随机撰写了一副对联和一首《追思》。今天是清明节,又正值胶东阳明心学研究会成立四周年。作为心学弟子,此时此刻,谁不感恩戴义?现拈出这首《追思》,让我们随着它的韵律一起来怀念这位千古圣雄、“真三不朽”的阳明先生吧!

追   思一一怀念阳明先生

诞生海天东,黙契会䅲风。

祖德宗功流芳远,激励后俊志成圣。

千难荊棘路,飞锡下天风。

龙场悟道得大用,致知格物任驰骋。

智慧博如海,德高崇如峰。

知行合一立宗旨,天泉桥上传真经。

桃李报春晖,栋梁擎苍穹。

经世致用三不朽,烁古耀今真圣雄。

丰碑不染尘,屹立当心中。

思而不思全体是,不思而思祭圣明。

责任编辑:李青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