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霆启寐 烈耀破迷一一研习阳明先生“四句教”体会

来源:中廉网 发布时间:2023-04-08
分享到:

“震霆启寐,烈耀破迷”,这是我国思想启蒙之父黄宗羲对阳明先生的评价。阳明先生晚年把被称之为“天泉证道”的“四句教”作为心学精髓告诫弟子,这充分体现了其强烈的人文终极关怀。为什么说“四句教”是心学的宗旨和精髓?因为它传承和浓缩了《大学》的思想。“四句教”,通过《大学问》对《大学》的诠释,把“心、意、知、物”,“格、致、诚、正”等进行了融会贯通。“此格、致、诚、正之说,所以阐尧舜之正传,而为孔氏之心印也”。“四句教”,开显了阳明先生晚年聚焦的“万物一体”境界。阳明先生将“四有”、“四无”打并为“一”,目的就是让后学契入“万物一体”之境。“先生临之,只发《大学》万物同体之旨”。“圣人与民物同体,儒释老庄皆吾之用,是之谓大道”。阳明先生这句精炼、精准、精辟的总结,彰显的就是“万物一体”、“此心光明”的境界。

如何体悟这个代表“万物一体”的“四句教”的义趣?“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四句教”,我曾从“四有”、“四无”的角度进行过辨析,现再从体用的角度进行诠释。第一句,即“无善无恶心之体”。这个“心之体”,是指“万物一体”,是指“宇宙”,是指“天理”。由于它是形而上的超越的如如不动的,所以说是“无善无恶”的。第三句话,即“知善知恶是良知”。“良知就是心之本体”。这句话与第一句话是不一不异的,“小人体、大宇宙,大宇宙、小人体”;“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如果体悟了第一句与第三句的不一不异,就是“心即理”,就是“一悟即至本体”的即功夫即本体、即本体即功夫。如果对第一句与第三句体悟到位,那么第二句、第四句就是“心之用”,即“心无体,以天地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如果对第一句与第三句体悟不到位,那么就应在第二句、第四句上下功夫。第二句,即“有善有恶意之动”。“有善有恶”是因为“意之动”;意不动,就“无善无恶”了;而“无善无恶”,就是“心之体”。这需要从“省察克治”等方面下功夫。第四句,即“为善去恶是格物”。“格物”就是通过“事上磨”等革除物欲干扰、消除二元对立,开显“万物一体”境界。由此可见,“心之体”就是生命的本质,“心之相”就是生死的现象,“心之用”就是生活的状态。人生存有四个阶段或叫四个层次,即生存的满足、生活的品味、生命的境界、生死的觉醒。可惜的是,不少人只有生存的满足、生活的品味两个阶段,不知道也不追求生命的境界与生死的觉醒。由于方向不透明、追求表面化、缺乏主心骨,因而时常沉溺在烦恼、痛苦之中而不能自拔。“四句教”,就是通过让我们看清人生方向、开启本来智慧、体悟生命真谛,以便更好地觉醒自己,使自己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行履中更好地实现人生的价值!

怎样才能打开这个代表“万物一体”的“四句教”的通道?“四句教”虽说是对《大学》心、意、知、物,格、致、诚、正“打并为一”的融会贯通,但没有诠释《大学》的《大学问》是难以破解和通达的。阳明先生认为,《大学》是关于“大人”的学问。所谓“大人”,就是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人,他们不是有意这样认为的,而是他们心中的仁德为之。这种仁德是怎么来的呢?它是与生俱来的,而且光明而不暗昧,不需要从外面学习。有些人之所以要“明明德”即光明自己的良知,就是因为他们内心深处的仁德之心已经被欲望和利益彻底遮蔽了。如果他们想致力于“大人”的追求,就要袪除仁德上的污垢,光明他们的良知即“明明德”。关怀爱护民众的“亲民”行为,就是天地万物一体原则的自然运用。“至善”是“明德”、“亲民”的终极法则、判断标准。“止于至善”,就是说如果方圆不止于规矩,就失去了准则;长短不止于尺度,丈量就不准;轻重不止于权衡,重量就偏差;亲民不止于至善,良知的基础就不复存在。但是好多人不知道“至善”就在自己的心中,所以总是向外寻求,使得简单问题复杂化。一旦他明白了“至善”就在自己心中,就不会向外寻找,这样意志就会变得笃定。由于不受错综复杂因素的困扰,内心就会非常的安静,在日常生活中就能够从容不迫,并安住在当前的处境。这个时候,只要有一个念头产生,对某事一个感受出现,心中的良知自然会以审视的本能对它进行迅速地渺虑、精准地判断、恰当地处置,其结果必然是怡然自得、心安理得的。“三纲八目五功夫,大学之道自心出;本末先后有真谛,良知二字是正途”。如果把具有经典意义、具有灌顶作用的《大学问》搞清楚,体会心学义趣就会事半功倍。这是自己在前几年发现发表《大学问是开启心学金钥匙》的基础上,通过近期对《大学问》的进一步学习的体会。

从哪里下功夫才能契入这个代表“万物一体”的“四句教”的境界?“此(四句教)是彻上彻下语。自初学以至圣人,只此功夫。初学用此,循循有入;虽至圣人,穷究无尽。尧舜精一功夫,亦只如此”。由此可见,“四句教”贯通上、中、下,无论什么根器的人,只要想学,都能由此而入。需要说明的是,根器是动态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有大小,故蔽有浅深,而学有难易,及其成功一也”。阳明先生指出:“《大学》功夫即是明明德。明明德只是个诚意。诚意的功夫只是格物致知。若以诚意为主,去用格物致知的功夫,即功夫始有下落。为善去恶,无非是诚意的事。诚意之极便是至善”。在阳明先生看来,身、心、意、知、物实际都是同一的,因此“诚意”就是着实用意在物上、在知上、乃至在身心上去做功夫。“大学之要,诚意而已”。.由此可见,“诚意”是至关重要的。个人认为,心学的根基在“格物”,而“格物”就是革除物欲的干扰,所以心学又叫“正念头”。“正念头”,其实就是“诚意”。“意”是个转换点,非常关键。“诚”了,它就是先天的“真心”;不“诚”,它就是后天的“私意”。尽管两者是一体的,但能否悟到、是否做到,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前一阶段,我通过撰写《悟“意”》《诚“意”》分享了自己在这方面的体会。《悟“意”》,即:意是三合一,遍于天和地。宇宙之万物,哪个不由此?被埋是凡愚,一念返真谛。儒释道诸家,皆是心生意。《诚“意”》,即:上“立”即虚空,中“日”本光明。下“心”虽有蔽,诚“意”自贯通。(田德清)

责任编辑:李青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