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卢书记”事件再谈特权思想

来源:中廉网 发布时间:2021-01-27
分享到:

连日来,“大连一女子不配合防疫登记还打电话找卢书记协调”一事被网络曝光后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事发第二天,当地纪检监察机关介入并查证问题属实,涉事女子——金普新区友谊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王琛明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免职处理,而身为金普新区友谊街道康乐社区党委副书记的卢宪宝——卢书记,也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回顾“卢书记”事件,咋一看似乎只是出入小区登记引起的一个小事端,实则是作为一名党员尤其一名基层领导干部的自身行为失范、失当,已然触碰了最基本的做人做事底线,且还是在涉事小区仍处于疫情封闭管控期间。此事一经网络曝光,持续引发网友热议与社会关注,造成恶劣影响不足为奇。不仅如此,针对处理结果,包括众多自媒体、官方媒体再度引发了诸如“‘卢书记’该咋办?”“各色‘卢书记’”“别给自己和别人找事儿”等等一番热议或辩论,可谓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从媒体公开报道看得出,“卢书记”事件中,当事人非但没有主动带头遵守疫情防控纪律,而是直接利用职权“找关系”来解决自身问题。无独有偶,从近年来或被曝光或被查处的类似案例看,既有“不戴口罩强行外出,被拦后态度恶劣”的高邑县公安局原副局长韩某某和“无端训斥医护人员,被停职检查”的湖北市场监管局干部朱保华,也有“在公共区域设置独立卫生间,并安装指纹密码锁,供其专用”的四川省旺苍县委原书记刘亚洲和“违规占用省公安厅工作点、度假时警车开道、闭关封场”的云南省委原书记秦光荣……这些人不论官职大小,之所以做出各式各样违规违纪违法的行径,无一不是在利用公权力耍横逞强、摆官架子,究其根源都是特权思想、官本位意识和官僚主义作风在作祟。

纵观我国漫长的历史进程,既孕育了博大精深的文化,也形成了不少腐朽没落的封建糟粕。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某些人一旦走上领导岗位,就容易滋生特权思想、等级观念,搞特殊化。有的在党内生活中唯我独尊,搞“一言堂”,明里暗里搞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有的对群众高高在上,对下属颐指气使,官老爷做派十足;有的笃信“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为他人或自己谋取利益……如此歪风邪气盛行,还误导了一些缺少法治意识的普通干部群众在遇到事情、问题时,不是去依规依纪依法照章办事,而是绞尽脑汁去寻路子、找门子、花票子、想法子,妄图通过所谓的“人情往来”、攀权附贵来实现自己的目标,殊不知最终的结果是伤民心、失民望、惹民怨,给党抹黑、使事业受损。

对于此次“卢书记”事件,笔者认为,不管有多少种角色的“卢书记”,不管热心网友给“卢书记”出了多少五花八门的主意或对策,不管其中有多少值得我们深思、探讨的问题,归根到底,作为“卢书记”唯一正确该办的只有一条:坚持原则,严守底线。要知道,人民群众一贯反感领导干部利用身份和权力享用特权,再小的特权也会让人深恶痛绝。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遵守党纪国法,自觉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带头廉洁治家,从严管好家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来说,官僚主义、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无疑是最具焦点的话题之一。对于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而言,必须从“卢书记”事件中汲取教训、引以为戒,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为民之风、求真务实之风、廉洁从政之风。

当然,特权思想和官本位现象作为社会历史文化的一种隐匿痼疾,彻底清除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想彻底铲除特权思想、特权行为滋生空间,首先需要各级主体责任部门和纪检监察机关抡起动真碰硬的“铁锤”,依纪依法严惩那些抖官威、耍特权、谋私利,漠视、侵害群众利益的党员干部;其次要遵循“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的原则,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有效遏制不同领域的腐败;还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让广大党员干部和各种角色的“卢书记”们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坚守做人立身之本、做事思想根基、处世根本标准,自觉抵制腐朽思想侵蚀,守住廉洁自律底线。如此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特权思想、官本位意识和等级观念自会休矣,风清气正、正气充盈的政治生态自然养成。

正如习近平主席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无论身居多高的职位,都必须牢记我们的共和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尤其对于“关键少数”的领导干部来说,必须常怀敬畏之心,敬畏法纪、敬畏群众、敬畏权力,习惯在党内监督、民主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下依法用权、谨慎用权、阳光用权,在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监督的“探照灯”下光明磊落的工作和生活,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规规矩矩做官,身体力行、以身作则,与人民群众同舟共济,当好人民的公仆,真正做到让党放心、让人民群众打心眼里拥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纪委监委宣传部  杨鹏杰)

责任编辑:李青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