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的我们对网络谣言更需要“零容忍”

来源:苗红星 发布时间:2024-01-25
分享到:

网络谣言是指在互联网上散播的、缺乏真实依据的信息或传言,是信息资源不对等、话语权严重失衡的产物,伴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应运而生,是在互联网上迅速传播的一种不实信息,它可能是误解、误传、故意编造的信息,也可能是被无意识地传播。同时,网络谣言可能会对个人、组织甚至社会造成负面影响,在面对网络谣言时,青年的我们更应该保持理性和客观,不轻易相信或传播未经证实的信息。可以通过查证事实、寻找可信的来源来判断其真实性。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我国互联网普及的时间较短,行业发展势头迅猛,但又缺少强有力的法律监管和制度支撑,使得互联网管理乱象横生。可以说,网民大多数都是普通群众,来自五湖四海,文化素质各有高低,想法和观点必定是“千奇百怪”的。因此,面对真假难辨的网络谣言,就不能要求他们对所有问题都看得那么准、说得那么对,要多一些包容和耐心。

习总书记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就指出,网络和信息安全牵涉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是我们面临的新的综合性挑战。网监部门作为国家网络的管理协调机制、官方与民间的互动平台,除了保护网民的个人信息安全、引导民意动向外,更重要的是要有力地建设网络良好的生态环境。在遵循“依法治网”原则上,面对那些违背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要及时发现及时报告,这些已经并非是单独应对能够处理的问题,就必须交由公安机关参与处置。当监管部门发现了针对本地区的负面舆情,可能存在造谣、诽谤、侮辱的情况,这个时候就需要使用法律的武器,而不是被解释。线上线下要互相配合,在辟谣和解释的同时,要依靠法律的约束力保护自身的权益。当然,如果是出自于善意的批评,更多时候我们要将之作为一种对自我监督的存在,要怀着感恩的心看待这些。

所以在面对谣言时,首先,需要我们对谣言进行辨别,通过事实核查、专家论证等方式,确定信息的真实性。其次,需要依靠权威媒体、专业机构或者相关部门的信息来进行判断,而不是凭个人主观臆断。一是提供权威信息。一旦确认谣言,需要及时提供权威信息进行澄清,向公众传递真实的信息。这可以通过官方发布、专家解读等方式来进行,以便让公众了解真相。二是引导舆论。在澄清谣言的同时,需要引导舆论,避免谣言继续传播。这需要通过正面宣传、舆论引导等方式,让公众理性对待信息,避免盲目传播谣言。三是加强监管。对于恶意编造谣言的行为,需要加强监管和法律制裁,以减少谣言的产生和传播。当然这也需要依靠相关部门的监管和法律法规的支持。

总的来说,网络谣言需要依靠事实、权威信息和舆论引导,通过多方合作来应对谣言的传播,以维护网络空间的清朗和公众的合法权益。批评的声音,不可一竿子打死认为批评就是不好的,就是要严阵以待的。要懂得吸纳好的建议,改善自身,促进工作进步。推进网络生态建设工作,思维必须清晰,对于网络谣言,必须秉持“零容忍”原则,予以坚决打击。当然,对于网民的建设性意见要及时吸纳,对错误看法要及时引导和纠正,让互联网成为了解群众、贴近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新途径,成为发扬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的新渠道。【彭  慧 作者单位:贵州省剑河县革东镇】

责任编辑:李青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