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阳明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来源:中廉网 发布时间:2023-11-16
分享到:

为什么说阳明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研习王阳明心路历程体会

“王阳明的心学并不是僵死的学问,而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实践意义的鲜活文化”。为什么说阳明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阳明学之所以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阳明学的发现者、建立者、实践者和成就者,他不仅通过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彻悟了“大学之道”,而且还通过“龙场悟道”返本开新地建立了由“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组成的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实践意义的“心学之道”,为推动和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这是本人经过数年研习王阳明心路历程形成的观点。所以形成这样的观点,主要源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阳明学彻悟的“大学之道”找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

王阳明的一生是波澜壮阔的一生,也是波澜不惊的一生;是文功武略的一生,也是“此心光明”的一生。历史上,对他心路历程的分判很多,如“前三变”与“后三变”等等。但无论从哪个角度、按照哪个标准来划分,他从十二岁立志成圣到三十七岁“龙场悟道”这段经历是不可或缺的。因为没有这段重要经历,就没有心学的横空出世,就没有“三不朽”的烁古耀今。“龙场悟道”,是王阳明人生与思想发展史上一个最重要的节点,甚至在中国思想史中,“这都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

“必为圣贤”的立志、“必可学而至”的淬炼、“吾性自足”的实证,是王阳明这段重要经历的重要节点。期间,他是如何通过二十五年的“百死千难”而“踏平坎坷成大道”的?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通过对《大学》《大学问》的不断研习,本人认为王阳明的这段重要经历的重要节点,就是《大学》里的“知、止、定、静、安、虑、得”,而且这“七证”就蕴含在“止于至善”里边。“止于至善”,意思有三层:第一层“人皆有止”,“止”就是安住、就是追求的方向;第二层“各止其善”,就是体现在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层面的善;第三层“至善是本”。“止于至善”,从总体来说是三个层面,具体来说是五个台阶。“止于至善”,作为功夫次第,实际上就是《大学》里的五句话。这五句话就是王阳明成就其心学的心路历程: 

“知止而后有定”。知道“止于至善”,然后才能志有定向。“必为圣贤”,是王阳明在十二岁立下的志向。为此,他遍读了大量的圣贤经典,试图从中找到成圣成贤的路径。“圣人必可学而至”。他对长他五十岁的理学家娄凉讲解的《大学》很感兴趣,对他提点的人生方向更是推崇备至。“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王阳明,从此踏上了令其向往、历尽磨难、痴心不改的“大学之道”。立志成圣目标的确立,标志着他踏上了“止于至善”的第一个台阶,即人生有了方向。

“定而后能静”。志有定向,然后才能心不妄动。“失败是成功之母”。在不定中寻找着定的王阳明,虽然“格竹”失败了,但为他之后彻悟“格物致知之旨”奠定了基础。“世人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在两次会试失败面前,他表现出来的心态,说明他踏上了“止于至善”的第二个台阶,即实现了由淡泊明志向正直无私价值观的转变。

“静而后能安”。心不妄动,然后才能安于目前的处境。刚正不阿的王阳明,为了替戴铣打抱不平而蒙受了不白之冤。在廷杖、入狱、发配、追杀等磨难面前,他虽然也时有妄动,但最终都通过“止于至善”而战胜了磨难。“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这一阶段表现出来的无私无畏精神,标志着他踏上了“止于至善”的第三个台阶,即实现了由正直无私向大公无我人生观的转变。

“安而后能虑”。安于目前的处境,然后才能虑事精详。“龙场在贵州西北万山丛棘中,蛇虺魍魉,蛊毒瘴疠,与居夷人舌难语,可通语者,皆中土亡命”。可见,当时龙场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都是非常恶劣的。“圣人处此,更有何道?”。经过不断地拷问,王阳明终于彻悟了《大学》的“格物致知之旨”,踏上了“止于至善”的第四个台阶,即实现了由大公无我向“万物一体”世界观的转变。

“虑而后能得”。虑事精详,然后才能达到“至善”的境界。“彻通人我物我之界限,而为人生宇宙之大本”,这是王阳明在龙场悟透生死之后证得的仁心真体(后称之为“良知”)。这个仁心真体,就是“至善”,就是“万物一体”的世界观。这是王阳明踏上的“止于至善”的第五个台阶。这个台阶,标志着他内证成圣之道的完成、外显化民之教的开始。

由此可见,《大学》的“七证”就是王阳明的心路历程,王阳明的心路历程就是《大学》的“止于至善”,“止于至善”就是“致良知”。“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中华文脉的心诀是:“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王阳明在他诠释《大学》的《大学问》中,对中华文脉心诀的“惟精惟一”作了画龙点睛的揭示。“盖其功夫条理虽有先后次序之可言,而其体之惟一,实无先后次序之可分。其条理功夫虽无先后次序之可分,而其用之惟精,固有纤毫不可得而缺焉者。此格致诚正之说,所以阐尧舜之正传,而为孔氏之心印也”。由此可见,王阳明经过“百死千难”在龙场彻悟的“大学之道”,就是中华文脉的十六字心诀。

立志成圣,动心忍性,彻法底源,本立道生。这是王阳明从十二岁立志成圣到三十七岁“龙场悟道”的主要特点。

二、阳明学开显的“三大理论”激活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命脉

王阳明在龙场究竟悟到了什么?“龙场悟道”以后,他返本开新的“心学之道”是什么?“心学之道”与“大学之道”是什么关系?

王阳明在龙场悟到的是“万物一体”的心体。“四书五经,不过说这心体”。这句话不仅是王阳明在龙场彻悟的“大学之道”,而且更是其发明本心、开显“心学之道”的标志。为了印证他自己在龙场彻悟的“格物致知之旨”,他把儒家经典进行了重新解读,最终确信其观点虽不必尽合于先贤,却无不尽合于圣人,为此他感到无比欣悦!由此,他进一步确认,“四书五经”所记载的圣人话语,虽千言万语,实际上只不过是导向个体心灵之开明以洞达于圣人之道的工具而已。若心与道契,则吾心即是圣人之心,圣人的话语反而是当弃之的“筌蹄”;若把圣人的话语执为绝对,拘泥于文字诂训以求,以为圣人之道即在于语言文字,便无异于执筌为鱼,而以糟粕为醪,去道远矣。这是王阳明在龙场彻悟“格物致知之旨”以后通过《五经臆说》对自己发明的本心的诠释。

王阳明开显的“心学之道”包括三大核心理论,即“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作为本体论的“心即理”是说:“心”,是天地万物的本体,是超越时空的宇宙本源;“理”,是本自具足、不假外求的,只要一念反观、当下体认,便会发现成圣成贤的潜能和动能都内在于自己的生命之中。如此,人的自信心、主动性和创造力就会显露并生发。“心即理”,阐述的是价值的存在。作为功夫论的“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在贵阳书院提出来的。由于当时学者未曾经历过存养省察的功夫,对其提点的知行本体的“知行合一”之训,把握不住,所以“纷纷异同,罔知所入”。经过不断诠释,特别是后来用“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的立言宗旨进行诠释时才使其逐渐契入。“知行合一”,阐述的是价值的判断。作为方法论的“致良知”是说:“致”,是体认、扩充、践行;“良知”,作为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它是既内在于心而又超越万物的宇宙本源。其根本精神是:一切贤圣学问,归根结底,都在于体认本具的良知;一切道德践履,也无非是在心上做为善去恶的功夫,并把这种功夫扩充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而推至万事万物。作为即功夫即本体、即本体即功夫的“致良知”,阐述的是价值的归宿。

“大学之道”与“心学之道”是二而不二的关系。王阳明在“龙场悟道”以后,为了使后学体认良知、发明本心,他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先后提出了“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三大核心理论。这是他返本开新、与时俱进的表现。其实,他从“知、止、定、静、安、虑、得”中彻悟的“大学之道”,与他返本开新出来的由“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组成的“心学之道”是无二无别的。因为“知、止”的“止”,就是“至善”,就是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的“心即理”;“定、静、安、虑”,就是由于心不外求的不妄动而形成的“知行合一”的不同层次,当“虑”到极致,这个“虑”就是即知即行的“知行合一”的本体;最后的“得”是什么?是“至善”、“天理”、“良知”。由此可见,无论是“大学之道”的“知、止、定、静、安、虑、得”,还是“心学之道”的“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名相虽然不同,但都是本心的发明、济人济世的方便。

心是道的源泉,道是心的呈现。悟了道,心量就大了、智慧就开了、力量就强了。“龙场悟道”之后,王阳明的人生所以象开了挂一样,所以仕途“越级跳”、事业“建奇功”,所以成就了其烁古耀今的“三不朽”,原因就在于此。如果没有“龙场悟道”,“三不朽”的成就是不可能的。“王文成公为明第一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其中,“立德是成就王阳明三不朽的关键所在,立德如活水之源,之后的立功、立言是水到渠成之后的弘道”。由此可见,“立德”,就是成圣,主要指他从十二岁立志到三十七岁悟道这段经历;“立功”,就是成雄,主要体现在他“平宁王之乱、建盖世奇功”这件史无前例的大事上;“立言”,就是成家,主要是指包括三大核心理论在内的《传习录》。需要说明的是:作为集大成者,王阳明返本开新出来的三大核心理论具有切中时弊、深入心扉、经世致用的重要意义和重要作用,因为“吾性自足”、“知行合一”、“致良知”,不仅把科举学问变成了生命学问,彻底突破了“即物穷理”的束缚,而且还通过打通“中梗阻”、开启“光明阀”,激活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命脉,使之走出了“学术”、走进了“人人本具”的心中,为创新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浴火重生,担当使命,体用双彰,光耀苍穹。这是王阳明从三十七岁“龙场悟道”到五十六岁“临终咐法”的主要特点。

三、阳明学“打并为一”的“一”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

被称为“临终咐法”的“天泉证道”、“严滩问答”,是王阳明对其心学的高度概括和凝练总结。期间,他对钱德洪、王龙溪两位大弟子提点的“打并为一、不失吾传”,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历久弥新、生生不息的特色。

“天泉证道”,是王阳明五十六岁出征思田前的咐法。当时,之所以召集钱德洪、王龙溪前来,是因为他接到了朝廷的急报,令其前往思田平乱。此时,他的身体已经很差了,经过长期征战和常年奔波,身体再也经不起折腾了。“我即将赴任,但此去必定再无返乡之日,此刻即是永别之时,望你们用心于学”。钱德洪、王龙溪当即泪流满面。“我死之后,心学必定大盛,我之平生所学,已经全部教给了你们,但心学之精髓,你们尚未领悟,我有四句话要传给你们,毕生所学,皆在于此,你们要用心领会,将之发扬光大。”接着,王阳明高声吟道:“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遗憾的是,当时的钱德洪与王龙溪对这“四句教”不仅未能领悟还发生了分歧。王龙溪认为,这“四句教”是“四无说”,钱德洪则认为这“四句教”是“四有说”。王阳明给出的答案是,“二子打并为一,不失吾传矣”。

“严滩问答”。“先生起行征思田,德洪与汝中(龙溪)追送严滩,汝中(龙溪)举佛家实相幻相之说。先生曰:“有心俱是实,无心俱是幻;无心俱是实,有心俱是幻。”汝中(龙溪)曰:“有心俱是实,无心俱是幻,是本体上说工夫。无心俱是实,有心俱是幻,是工夫上说本体。”先生然其言。实相,原义为本体、本性等,引申为一切万法真实不虚之体相。幻相,指虚幻的形象或现象,与实相相对。王龙溪天资高,听了王阳明讲出的“严滩四句”,当即作出了回答。王阳明对王龙溪的回答非常高兴,说:“可哉!此是究极之说,汝辈既已见得,正好更相切靡,黙黙保任,弗轻漏泄也”。钱德洪当时没有明白,经过数年用功,才相信本体功夫合一。需要说明的是,“严滩四句”的“心”有两个意思:“有心俱是实,无心俱是幻”的心指的是本心;“无心俱是实,有心俱是幻”的心指的是欲心。这样,“严滩四句”的意思就是:遵循本心俱是实,迷失本心俱是幻;去除欲心俱是实,持有欲心俱是幻。

“天泉证道”与“严滩问答”,两者看起来似有不同,但实际上说的是同一回事,就是“打并为一”的即无即有、即功夫即本体的“彻上彻下”。如果把“严滩问答”与“天泉证道”联系起来看,意思就会更加清晰。“无心俱是实,有心俱是幻”对应的是“四句教”的第一句,即“无善无恶心之体”,因为通过做功夫求得的这个本体就是无心,所以无心是实。“有心俱是实,无心俱是幻”对应的是“四句教”后边的三句,由于其肯定了善恶的存在,所以必须从本体上做功夫,因此说有心是实。为什么王阳明强调“打并为一、不失吾传”?因为有无是一体的。丢掉无的有,就会妄念纷飞;丢掉有的无,就会像石头一样陷入死寂。“尧舜精一功夫,亦只如此”。“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如果说王阳明通过“大学之道”找到了“体”、通过返本开新体现了“用”,那么他“临终咐法”的即有即无、即功夫即本体,开显的就是即体即用、即用即体的体用一源。“打并为一”、“彻上彻下”,是王阳明“临终咐法”的核心要义。它不仅体现了阳明学的本质特点,而且更是对其“此心光明”的最好诠释。

有无不住,真心显露,此心光明,成己成物。这是王阳明五十六岁“临终咐法”的主要特点。

“阳明心学绝不仅仅属于中国,也绝不仅仅属于古代,其思想所焕发的光芒超越了时间和空间,深刻影响着中国乃至世界”。为什么说阳明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因为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找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圣人之学,心学也。尧、舜、禹之相授受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此心学之源也”。激活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命脉。五百年前的阳明学,之所以具有超越时空的生命力,就在于其通过体悟“大学之道”找到并激活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命脉,通过“龙场悟道”开显了直指良知、一以贯之的“心学之道”,使中国传统文化实现了“三大转变”,即由科举学问向生命学问、由扑朔迷离向简易直接、由静中学习向事上磨练的转变。阳明学为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做出了独树一帜的贡献。(田德清)

责任编辑:李青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