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的工程 不平凡的人

来源:中纪委监委 发布时间:2020-12-14
分享到:

图为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盾构掘进管片拼装现场。(资料图片)

  “有时间真想带你们去沿线看看,那种澎湃和壮阔的感觉是我用语言形容不出来的。”在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该局工作人员在用“金蝉脱壳”“穿衣戴帽”等生动的语言向记者介绍了南水北调工程中运用的一系列技术之后感叹道。

  透过他满是自豪的讲述,看着总调中心三面巨幅显示屏上跳动着的各类实时监测数据以及随意切换的广角镜头,记者对这项工程的伟大与不易有了具象的认识。

  伟大工程背后是数十万建设者的默默付出。

  他们讲奉献、讲担当。工作人员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当年,在穿黄工程中,两台盾构机一前一后在黄河底部进发,当下游线隧洞掘进到1360米时,一个榔头袭来,刀具及刀盘磨损,不能继续掘进,需要检查、更换刀片。在工作舱内高压,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的情况下,10名勇士主动请缨组成突击组,3人一组轮流进舱作业,最后顺利完成任务。

  他们有智慧、有办法。比如在水道背阴等关键处加设增氧机,通过扰动水面防止结冰,就是技术人员在生活中获得的灵感。一天,该技术人员在公园遛弯时,发现公园小河内有一处地方阳光照射不到,但冬季却不结冰,仔细观察后发现,原来该处有一个水流扰动装置,这一偶然发现使防止水面结冰又多了一个办法。

  伟大工程背后更离不开伟大人民。移民为这项工程做出了巨大贡献。丹江口库区移民时间短,搬迁量大,移民迁安的难度和强度大。其结果,四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三年扫尾,成功搬迁移民34万,造就了水利移民史上的奇迹。其中,移民何兆胜的故事令记者动容。他前后移民三次,1958年,丹江口水库开始修建,23岁的何兆胜移民去了青海。因当地生存环境恶劣,几年后,一家人历尽艰辛回到家乡。1964年11月,丹江口一期工程复工。1966年3月,30岁的何兆胜带着家人再次离开故乡,迁入荆门十里铺公社黎明大队14生产队,住进了土坯墙、茅草顶的“统建房”。几年后,因为生活压力,何兆胜再次返乡。2011年6月26日,75岁高龄的何兆胜第三次离开家乡,和镇上的几千名移民一起,搬迁到了500公里外的河南省辉县市常村镇。这一次的新家干净舒适,条件很好。搬家不久有记者去采访时,老人上来就打听:“北京啥时候通水?”从弱冠青年到古稀老人,五十多年间举家三迁,只为通水这一天!

  南水北调沿线的人们,饮下的每一口甘甜南水,都浸透着无数建设者和伟大群众的汗水与智慧、奉献和热血,他们是平凡的人,他们又都是非凡的人。

责任编辑:李青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