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如何实证“大学之道”的?——阳明先生心路历程探微

来源:中廉网 发布时间:2023-06-19
分享到:

《大学》是内证大人之道、外显化民之教的大学问。以“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为核心的“大学之道”,就是圣人之道。作为集大成者,阳明先生成圣的缘由很多,但《大学》是其最重要的因素。因为“学”《大学》、“悟”《大学》、“正”《大学》、“注”《大学》、“印”《大学》,几乎贯穿了其整个心路历程。“王阳明一生学问,实不出《大学》范围”。对《大学》情有独钟、格外青睐的阳明先生,是怎样体究“大学之道”的?他又是如何通过践履《大学》来发明本心而建构其《心学》的?通过不断地探索、深入地体察,这个多年来想不通、解不开、剪不断的问题终于云开雾散。

一、阳明先生的“三变至道”体现了《大学》的“至善”次第

“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是《大学》的三纲领。这个极为重要的三纲领,如果倒着看,就是内证成圣之道;如果正着看,就是外显化民之教。处于既是起点又是终点位置的“止于至善”,意思有三层:第一层“人皆有止”,“止”就是安住、就是追求的方向;第二层“各止其善”,就是体现在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层面的善;第三层“至善是本”。“止于至善”,从总体来说是三个层面,展开来说是五个台阶。“必为圣贤”的立志、“必可学而至”的磨炼、“吾性自足”的实证,在阳明先生的心路历程中占居重要的位置。对他这段重要经历,许多人只知道其备尝艰辛、险象环生与苦难辉煌,但并不知道这段经历恰恰就是《大学》“止于至善”的功夫次第。可以说,没有这个内证成圣的功夫次第,就没有心学的横空出世。这个功夫次第,就是《大学》里的五句话。这五句话是:

“知止而后有定”。知道“止于至善”,然后才能志有定向。“必为圣贤”,是阳明先生十二岁立下的志向。为此,他遍读了大量的圣贤经典,试图从中找到其成圣成贤的路径。“圣人必可学而至”。他对理学家娄凉讲解的《大学》很是满意,对他提点的人生方向更是欢欣鼓舞。成圣信心更加坚定的阳明先生,从此踏上了令其向往、历尽磨难、痴心不改的“大学之道”。立志成圣目标的确立,标志着他踏上了“止于至善”的第一个台阶,即人生有了方向。

“定而后能静”。志有定向,然后才能心不妄动。“失败是成功之母”。在不定中寻找着定的阳明先生,虽然“格竹”失败了,但却奠定了他之后打通“格物”与“致知”的基础。“世人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在两次会试失败面前,他表现出来的心态,说明他踏上了“止于至善”的第二个台阶,即由淡泊明志向正直无私价值观的转变。

“静而后能安”。心不妄动,然后才能安于目前的处境。刚正不阿的阳明先生,为了替戴铣打抱不平而蒙受了不白之冤。在廷杖、入狱、发配、追杀等磨难面前,他虽然也时有妄动,但最终都通过“止于至善”而战胜了磨难。“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这一阶段所表现出来的无私无畏精神,标志着他踏上了“止于至善”的第三个台阶,即由正直无私向大公无我人生观的转变。

“安而后能虑”。安于目前的处境,然后才能虑事精详。“龙场在贵州西北万山丛棘中,蛇虺魍魉,蛊毒瘴疠,与居夷人舌难语,可通语者,皆中土亡命”。可见,当时龙场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都是非常恶劣的。“圣人处此,更有何道?”。经过不断地拷问,阳明先生终于“虑”出了“格物致知之旨”,踏上了“止于至善”的第四个台阶,即由大公无我向唯道无物世界观的转变。

“虑而后能得”。虑事精详,然后才能达到至善的境界。《大学》是内证大人之道、外显化民之教的大学问。“彻通人我物我之界限,而为人生宇宙之大本”,这是阳明先生在龙场桶底彻底脱落之后证得的仁心真体(后称为“良知)。这个仁心真体,就是《大学》里的“明德”。到这里就算到家了吗?还没有。因为“道无住”,还要生起作用。这个“用”,就是通过“亲民”即“修、齐、治、平”,由内而外、由近而远地化他的无私之行。开馆收徒、从政为官、剿匪安民、兴学育才等,就是其化他的表现。这种表现是自然的,也是必然的。这是阳明先生踏上的“止于至善”的第五个台阶。这个台阶标志着他内证成圣的完成、外显化民的开始。

二、阳明先生的“龙道悟道”体现了《大学》的“明德”境界

“龙场悟道”,是阳明先生人生与思想发展史上一个最重要的节点,甚至在中国思想史中,“这都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有此一悟,阳明先生终于找到了其成圣的人生路向,而其最重要的“致良知”思想亦酝酿于此:“吾良知二字,自龙场已后,便已不出此意,只是点此二字不出”。阳明先生在龙场是怎样通过大悟“格物致知之旨”而得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个结论的呢?有些人认为,这个结论是其从立志以来对“必为圣贤”这个目标不懈追求的结果,而且跌宕起伏、艰难险阻、绝处逢生是形成这个结果的主要原因。从现象上看,这无疑是正确的,但从实质上看,其逐渐建立和形成的“三观”才是形成这个结果的真正原因。因为“三观”,即唯道无物的世界观、唯用无我的人生观、唯公无私的价值观,就是“大学之道”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明徳”,就是“良知”。据《皇明大儒王阳明先生出身靖乱录》记载,“圣贤左右逢源,只取用此良知二字。所谓格物,格此者也。所谓致知,致此者也。不思而得,得甚么。不勉而中,中甚么。总不出此良知而已。惟其为良知。所以得不由思,中不由勉。若舍本性自然之知,而纷逐于闻见,纵然想得着,做得来,亦如取水于支流,终未达于江海。不过一事一物之知,而非原原本本之知。试之变化,终有窒碍。不由我做主。必如孔子从心不逾矩,方是良知满用。故曰:无入而不自得焉。如是又何有穷通荣辱死生之见,得以参其间哉”。这是阳明先生对其在龙场体悟的“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的自我说明。这个自我说明,穷根究底,值得深思。为什么阳明先生龙场之后开示弟子“远近高低各不同”?因为弟子的根性、境遇不同,所以他开出的药方必然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千人千样、万人万般。

水有源,树有根。如果说心学的源头在《孟子》,那么其根本就是《大学》。“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阳明先生在龙场大悟的“格物致知之旨”,就是“彻通人我物我之界限,而为人生宇宙之大本”的仁心真体。“四书五经,不过说这心体。”为了印证自己独特的领悟,他把儒家经典进行了重新解读,最终确信其观点虽不必尽合于先贤,却无不尽合于圣人,为此他感到无比欣悦!由此,他进一步确认,“四书五经”所记载的圣人话语,虽千言万语,实际上只不过是导向个体心灵之开明以洞达于圣人之道的工具而已。若心与道契,则吾心即是圣人之心,圣人的话语反而是当弃之的“筌蹄”;若把圣人的话语执为绝对,拘泥于文字诂训以求,以为圣人之道即在于语言文字,便无异于执筌为鱼,而以糟粕为醪,去道远矣。这是阳明先生于龙场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后,开显出来的所谓《大学》、即非《大学》、是名《大学》的“明明德”境界!

三、阳明先生的“真三不朽”体现了《大学》的“亲民”情怀

儒家严以修身,最高的追求是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立徳,是“成圣”之道;立功,是“成雄”之道;立言,是“成家”之道。“龙场悟道”,是阳明先生成为中国历史上“真三不朽”的起点。“王文成公为明第一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其中,“立德是其成就三不朽的关键所在,立德如活水之源,之后的立功、立言是水到渠成的弘道”。“三不朽”,作为“大学之道”的内证外化,是阳明先生心路历程的生动写照,凝聚着其曲折与艰辛、苦难与辉煌。从他高度概括和凝炼总结的“四句教”中就可以体会到,因为“四句教”蕴含着“大学之道”的内证外化。“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如果从后往前看,这“四句教”就是其内证成圣之路,就是沿着无私一无我一无物路线的即用求体;如果从前往后看,这“四句教”就是其外显化民之路,就是沿着无物一无我一无私路线的以体起用。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由“格、致、诚、正”形成的内证成圣之道与由“修、齐、治、平”形成的外显化民之教,是一体不二的。“视人犹己,视国犹家,而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为什么阳明先生龙场悟道以后心量这么广大?原因就在于他树立了唯道无物的世界观,而且在这种世界观作用下的由外而内、由近而远地“修、齐、治、平”是自然自发的。“修、齐、治、平”,体现的是“亲民”。“亲民”,分为三层:第一层是“爱民”,第二层是“养民”,第三层是“化民”。“爱民”是内,“养民”和“化民”是外。“爱民”是“以仁为宝”。“养民”是“各得其所”,就是“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君子求仁得仁、小人求利得利,君子得精神所养、百姓得物质所养,这是“养民”的范畴。“化民”,就是“其命维新”,就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自从在龙场形成唯道无物的世界观之后,阳明先生以动而不动、不动而动的大胸怀、大智慧、大力量彰显了一系列不辱使命、敢于担当的“亲民”行动,使得无数人因此找到了“止于至善”即“致良知”这条“大学之道”而获得了新生!

“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阳明先生通过体究践履“大学之道”而“开自己之生面”一一发明了本心,提出了“致良知”,这不仅使其由此成为了历史上的“三不朽”,而且还使后学因“三不朽”而契入“大学之道”就路归家。这是阳明先生极独特而又极高明的地方。遗憾的是,由于他英年早逝,虽然力推《大学古本》、作序《大学古本》、傍释《大学古本》、刻印《大学古本》,但从未对《大学古本》作出系统而完整的贯通。被称之为天泉证道的“四句教”,本是“大学之道”的精髓,却没有把蕴含在其中的内证外化的理路开显出来。后来,虽然通过会通“四有”、“四无”,对其进行了“手术式”地阐发,但并未达到理想的效果。究其原因,就是没有把他自己体究践履“大学之道”的心路历程系统化、理论化地阐明,更没有从唯道无物世界观、唯用无我人生观、唯公无私价值观的角度对“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进行系统而完整地阐述。前些年,当我第一次发现诠释《大学》的《大学问》时,就心生欢喜,对其爱不释手。虽然当时撰写并发表了《〈大学问〉是开启心学大门的金钥匙》,但对其义理并不完全通达。前不久召开的第六届中国阳明心学高峰论坛大会,如同光照长空的太阳,锃亮了我的心田,使我了明了这个义理,了却了多年的心愿!对此,特别感谢参加论坛大会的各位老师和同学,包括认识的和不认识的!(田德清)

责任编辑:李青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