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里山河 文明山西》 系列报道之四 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新绛

来源:中国新闻日报网 发布时间:2021-09-17
分享到:

本报记者 王淑萍 实习生 李一鑫 李欣雨

外有大河,内有高山,山西素有“表里山河”之美誉。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堪称华夏文明的“主题公园。”

晋南九月,秋高气爽。硕果累累,景象喜人。本报专题报道组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新绛,继续“讲好山西故事,助力家乡发展”系列报道的使命之旅。

天主教堂,建于1937年 支国杰  摄

活着的古城

新绛县古称“绛州”、“卧牛城”,隶属于山西运城市。

进入新绛仿佛走进了千年前“朝钟暮鼓”的历史画卷,仿佛一座活着的古城,隋、唐、宋、元、明、清时代留下的痕迹随处可见。悠久的历史为新绛县留下了极为丰富的人文景观和名胜古迹。

新绛在城建布局上,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它不是中轴为线,而是临川笼丘,因地制宜,楼、街、塔、观、庙、院犬牙交错,层层叠叠,很少讲究对称。就如同一幅酣畅淋漓的国画,讲究山水意境、民情神韵、自然之趣。如此国画般的城建布局,在1300多年前的唐朝就形成了。远眺绛州城从西至东“绛州三楼”、“绛州大堂”、哥特式“天主教堂”、唐代“宝塔”,雄居高垣之上,巧妙利用空间,“创造了生动而变化的城市轮廓与风貌”,这组古建筑群成为古绛州的重要标志。   

新绛自唐代以来是重要的手工业产品集散地,又是民族戏曲和民间艺术之乡,地上地下文物丰富,隋唐古城格局保护完好,1994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古城。现有县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9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处。仅县城就存有古建筑和明清民居33处,古彩塑20余尊。

新绛古城旧称“卧牛城”,依其临笼丘的地形特点,建筑格局不同于一般州县城的“方城十字、对称中轴”,其街、楼、塔、园,据高就低,随地势制宜,三关五坊、两门62巷皆依其自然。虽历经1400余年,依然较好地保留了唐代形制。   

唐代绛州为铸钱重地,历史上手工业发达,是重要的商品集散地。绛州澄泥砚、香墨、毛笔、皮衣、皮胶等皆为朝廷贡品,其铸造、冶炼、木雕、纺织、酿酒等业也十分发达,被誉为“七十二行城”,有“南绛北代,忻州不赖”之说。水陆交通便利,为商贸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龙兴寺,始建于唐代!支国杰  摄

龙兴寺

龙兴寺座北向南,位于新绛县城龙兴街北端土崖之上,站立寺沿可鸟瞰新绛县城。远远望去,宝塔雄居高阜,气势非凡,挺拔隽秀,破云而立。据记载,龙兴寺创建于唐初,原名碧落观,唐高宗咸亨元年(670年)改称龙兴宫,后因宋太祖赵匡胤曾寓居于此,又改名为龙兴寺。俗称塔寺,现辟为新绛县博物馆馆址。1996年1月龙兴寺被省政府公布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兴寺有一宝、二奇、三身佛:

一宝是“碧落碑”。它是我国境内为数极少的唐代小篆碑之一,是全国书法艺术名碑。笔法工整,书法特异,文字奇古,以后人难以认读和富有传奇色彩而出名。是唐代韩王元嘉四个儿子为他们的母亲造像祀福而立的。撰文、书丹均不知作者姓名。碑立好后无人敢刻,一日有两位道士自称天下名篆,上门要求刻碑,闭门三日,不闻人声。众人甚觉奇怪,开门看,两只白鸽翩翩飞出,石碑宛然刻成。另说因开门太急,篆文结尾“终天何及”的“及”字尚缺最后一笔。又传说碧落碑成后,许多古人都“叹其妙绝”,唐代篆书家李阳冰“见而寝其下,数日不能去”。关于碧落碑名的由来和被毁也有数种说法。其传奇色彩由此可见一斑。

 二奇是宝塔腾烟和龙泉圣水。宝塔即龙兴寺塔,原为七级浮屠,清乾隆年间重修时重包外皮,增高为十三级,平面呈八角形,高42.4米,全部用青砖磨砌叠涩而出,下层有斗拱、椽枋等装饰,每层正面洞门皆有石匾提额。登塔俯瞰,汾水西向,南岭北山风光尽收眼底。龙兴塔是新绛城的最高点,被誉为卧牛城的牛角,宝塔顶为一大铁葫芦,虽历经雷袭地震,千余年来巍然屹立。最令人称奇的是1971年中秋时节每天将近黄昏时分,塔顶升起团缕青烟盘塔顶环绕,持续半小时自行消失,距塔三四百米均清晰可见。如此重复十余天才停止。类似的记载还见于碑刻。其原因尚有待研究探索。龙兴寺塔院下有赤龙潭,潭边有石龙头一尊,清泉自佛殿下涌流,从石龙头口出,甘美清爽,适口宜人,水内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饮后能治病强身,延年益寿,谓之龙泉圣水。

三身佛”即龙兴寺大雄宝殿内的元代彩塑。中间为毗庐遮那佛,西为释迦牟尼佛,东为庐舍那佛,前排为普贤、观音、地藏、文殊四大菩萨。主佛面相端庄,肌肤丰满,诸弟子体态丰盈,眉清目秀,颇具女性之柔。

钟楼,始建于北宋!支国杰摄

钟楼,始建于北宋!支国杰  摄

钟楼,始建于北宋!支国杰  摄

鼓楼,始建于元末明初!支国杰  摄

绛州三楼

钟楼,最早为北宋乾德元年(963)所建。该楼地势高峻,台基耸立,为正方形。重达万斤的巨钟,是绛州人金天德三年(公元1151年)自己铸造的,是我国现存最早最重的铁钟,迄今已有867年历史。因铸造技术科学先进,钟声清脆、悦耳、宏亮,夜静可声闻数十里。绛州素有七十二行,行行俱全之称。铸造业自唐代以来就非常发达,曾以“天下铸炉九十九,绛州三十”而成为当时铸钱重地。

乐楼,创建年代不详,现为明代遗构。乐楼座南面北,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前檐插廊,台基高为2.5米,明间宽大,并出抱厦一间,屋顶当心间凸起,犹如阁楼形制,据传上下可以同台唱戏。屋顶为硬山筒瓦顶。楼北面有逐阶增高的石砌七星坡,此乐楼为酬神演戏之戏台,又是城内过年过节戏曲活动的主要场所,台前坡道宽广呈倾斜状,观众可以就势观看演出,不受任何遮挡。像这种两层建筑的戏台和利用倾斜状坡道看戏,在全国并不多见。

 鼓楼,始建于元代至正年间,明清均有重修,楼身为三重檐,歇山顶。登临鼓楼,四周风光尽收眼底。

钟楼、乐楼、鼓楼三楼并峙,而且完好如初地保存至今,这在全省其他城市并不多见,在全国文化名城中也属奇观。这悠久雄峙的绛州三楼,既向后人讲述着新绛不同凡响的历史价值,也向前来观光的游客展示着文化名城的独特神韵。

绛州大堂,始建于唐代!支国杰  摄

绛州大堂

 绛州大堂,是唐代创建的州衙大堂,也是全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三座州衙大堂之一。大堂高大宽阔,使用减柱法,看起来更加壮观。据说,全国州衙正堂规制通常为五间,像绛州大堂这样独为七间的,很是少见。

置身其中,四顾而望,威严之感油然而生。可以想象,一千多年来,这里一直是州府衙门的正堂,百姓击鼓申冤,知州上堂办案,明镜高悬,惊堂木一响,衙役呐喊……

 整个建筑风格十分粗犷豪放,造型也很简单,可以说是朴实无华。堂内的大柱子,走近看,更能感受到其粗壮,特别是前后门楹柱,一个成年男性都难以将其合抱。大堂左右有两排厢房,是昔日州治内中下级官员办公的场所。唐代称为六曹,其主官是司功参军、司仓参军、司法参军、司兵参军、司户参军、司士参军,明清称六房。在大堂的后面是过厅,现存建筑为明清风格。

近年来,在绛州大堂内发现了极为珍贵的宋代刻石《文臣七条》。系宋真宗赵恒御制的臣子规范:“一曰清心;二曰奉公;三曰修德;四曰责实;五曰明察;六曰劝课;七曰革蔽。”如此严厉完备的文臣规范,倘若当时的臣子都能恪尽职守,大宋江山也不会沦入金人之手。

绛守居园池,建于隋代 支国杰  摄

绛守居园池

新绛绛守居园池始建于公元596年,由内军将军临汾令梁轨开创,是中国北方地区最古老的园林之一,其布局设计、建造艺术在园林史上占有独特的位置,属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是中国现存唯一一座隋代园林,2009年12月9日入选“国家重点公园”。

绛守居园池从隋唐时期的“自然山水园林”到宋元时期的“建筑山水园林”,直至明清时期的“写意山水园林”,一脉相承,形成我国北方园林的独特面貌,展现了各个时代独具匠心的造园艺术特色。绛守居园池独具有布局之美,分别为春、夏、秋、冬四园,每个景区分别种植了与四季相应的迎春、夏莲、秋菊、冬梅等花卉,还充分运用棋、琴、书、画、石、亭、桌、壶等物品来营造春浓、夏艳、秋实、冬寒的人文意境。

园以人传,园以文传。历史上本是官衙花园的绛守居园池曾声名显赫,成为众人向往的仙境。王通、王勃、岑参、3346范仲淹、梅尧臣、欧阳修、司马光等文人墨客先后慕名而来,留下了大量的题咏之作。北宋大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曾有“静境合通仙,消荫不知暑”的佳句赞美园池。像绛守居园池这样可与苏州园林相妣美的写意山水园林,在北方可以说是寥寥无几,在黄土高原更属凤毛麟角。

登高望远,敬重历史文化。历届县委、县政府领导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高度重视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挖掘,特别是时任县委书记王大高,带领机关干部,义务参加保护和修缮遗址遗迹劳动,亲自多次到省、到京,争取上级支持,使新绛古城焕发出勃勃生机。

《 中国新闻日报》(2021年09月17日 第 04 版) http://www.chinanna.com/?location=block&sid=67&pid=32&did=134&cid=7252

责任编辑:李青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