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州:撸起袖子埋头实干 赓续名城美丽繁荣

来源:中国廉政网 发布时间:2022-11-04
分享到:

田畴迎丰收,乡村气象新。金秋时节,时值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本报专题报道组走进山西,来到位于晋陕豫金三角地区的永济市蒲州镇,亲眼见证这里的党和政府团结带领人民群众,撸起袖子埋头实干,赓续名城美丽繁荣,铺展乡村振兴壮美画卷的奋斗精神和有益实践。

忆往昔 名城重镇繁华似锦

蒲州城在历史上曾是一座富有经济、政治、军事意义的名城重镇。

1667485415218199.jpg

蒲州古称蒲坂,早在部落联盟时期,蒲坂地带就是华夏文明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在两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唐代和明代是蒲州城两个繁荣昌盛时期。唐贞观元年分天下为十道,蒲州为河东道署。开元八年定蒲州与陕、郑、汴、怀、绛并称六大雄城。开元九年(724年)改蒲州为河中府,升为中都,与东都长安、西都洛阳遥相呼应。开元十二年,升为四辅,视作京畿。乾元三年又设为中都。

那时的蒲州城雄临大河,楼堞完固,控制山川要会,秦晋要道,西卫京师,东保三晋。在城西门外设有护城河石堤、蒲津渡、蒲津浮桥,城西南角有鹳雀楼,城南门外有西海神祠、河渎神祠,城东门外是繁华的商贸区。蒲州城外古蒲津渡有一座横跨黄河的浮桥,它比西方波斯军队架的博斯普鲁斯海峡浮桥还要早48年。堪称天下第一浮桥。唐初开元年间,唐王朝为了加强蒲州与长安的往来、盐运、通商和兵运,倾国力对蒲津桥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冶铁结链为揽,熔铁铸牛做墩。用去的生铁,相当于当时全国年产量的四分之一。重固城池元初,成吉思汗铁蹄踏来,金完颜氏以蒲州险要,易守难攻,迁都于蒲。金元之争使蒲州遭到严重破坏。明代洪武年间,重新加固城池.保持了完整壮观坚固。

明清时期,有一首描写蒲州城繁荣景象的民谣说:站在鼓楼往南看,二十四家翰林院。对门三阁老,一巷九尚书。大大小小州县官,三斗六升菜籽官。郭沫若先生听了这首民谣后,作过一番研究考证,他说,蒲坂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摇篮之地,曾给全国各地辐送了大批栋梁之材。唐朝的文学家和诗人柳宗元、王维、聂夷中、卢伦、司空图、柳中庸、吕温、张巡等都出自蒲州。明朝的宰相张四维、杨博、王崇古、孟时芳等都是蒲州人。唐朝书生元稹游蒲州写下了不朽的爱情小说《会真记》,王之涣游蒲州写下了流传千古的《登鹳雀楼》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古往今来,蒲州孕育了众多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史学家和科学家。             

看今朝  高举旗帜踔厉奋发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十八大以来,蒲州镇党委和政府,在永济市委、政府的领导下,始终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坚持党建引领,突出村民自治,健全治理体系,扎紧制度笼子,深化廉洁文化建设,将清廉创建和乡村振兴相结合,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

一是植入“廉细胞”。利用主题党日活动,开展乡村振兴专题宣讲;组织党员干部开展政治理论学习、谈心谈话、专题组织生活会等活动,夯实乡村振兴基石;打造西厢村廉洁文化阵地,开展“廉洁颂”主题演讲比赛,激活广大党员在乡村振兴伟业中的“廉细胞”,形成主体多元、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乡村振兴氛围。

  二是巩固“廉根基”。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自觉接受广大党员和村民监督;规范村级“三务”公开制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建立完善村级干部职责清单、小微权力清单、工作流程图等制度,让各项便民服务更加高效、务实;发挥“五会”组织机构效能,让村民的事村民议,村民的事村民定,巩固乡村振兴的群众根基;完善村民议事制度,提升村民自治能力,发动群众共商共议,逐步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

三是锻造“廉队伍”。以干部作风大整顿促进乡村振兴为抓手,加大对各级干部的培训力度,使广大干部自觉地将行动统一到乡村振兴中来。同时,对农村党员队伍实行积分制管理,采取正向加分、反向扣分的考核模式,通过一月一排名,一季一考核,一年一评比,不断激发党员干部队伍的活力,锲而不舍抓好作风建设,厚植为民情怀。

四是弘扬“廉文化”。指导各村把清廉思想、清廉规矩、廉洁文化融入乡村振兴、村规民约,融入村居建设,融入群众日常生活,推动以清为美、以廉为美的价值取向深入人心;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宣讲队,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廉政宣传教育,编排廉洁文化评书节目,让廉政课从“照本宣科”变得形式活泼、串珠成链,以通俗易懂的表演形式,引导广大党员和群众讲廉洁、守底线,充分激活了乡村振兴的神经末梢。

镇党委积极探索“党委牵头、支部推动、党群互动”的工作模式,成立镇村两级乡村振兴领导小组,推动各村齐抓共管,党员群众积极参与,责任分工落实到人,保障乡村振兴工作有序进行。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西厢村建立“娘子红”“党建红”“夕阳红”三支志愿服务队伍,依托村和旅游景区,常态化开展理论政策宣讲、关爱帮扶、交通劝导、移风易俗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深入开展。         

依托微信群、电子屏等线上和线下双平台投放各类“乡村振兴”宣传标语,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市民行为规范、村规民约、移风易俗等内容,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文化广场、主干道等显眼位置悬挂各类宣传横幅,在全镇营造长期不懈抓好乡村振兴的良好氛围。 

聚焦西厢大街、蒲州大街和沿黄1号公路,开展提升改造工程和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常态化开展“最美庭院”“绿色家庭”评选,激发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构建政府主导、社会支持、群众参与的共建共享大格局,为乡村振兴打下良好基础。     

望未来  昂首阔步再创伟业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

蒲州镇党委开设“青年干部学习讲坛”,巧用“加减乘除”法,激励青年干部在乡村振兴中“争先创优、勇立潮头”。做足“学思践悟”的“加法”。紧盯“学深”“悟透”“践行”,学以致用、以学促行,紧密结合工作实际,通过每周设定主题,班子成员带头领学,青年干部全覆盖学习等多种方式推动学习有效开展。针对村官到岗,注重循序渐进、科学设置,通过系列活动提升学习兴趣、培养团队意识,激发青年干部教育管理新活力。

做好“形式主义”的“减法”。成立青年学习小组,由科级干部任组长,能力经验丰富的前辈任副组长,明确学习内容,在读原著、看原文、悟原理的基础上,以工作实际为拓展,通过开展学习研讨、经验交流、参观见学、聆听党课、专题辅导等,推动青年干部不断往深里学、往心里学。

做活“思路拓展”的“乘法”。丰富学习形式,开展“忠诚•选择”主题演讲,锤炼青年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打造交流平台,青年干部结合自身岗位与具体工作实际进行剖析,讲出自己对岗位的认识、看法,以及对工作怎么干、想怎么干的见解,大家各抒己见、交流发言,将工作岗位上的自我认识讲出来,形成不同岗位干部之间的互补借鉴。

做实“问题整改”的“除法”。青年学习小组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在查纠整改上做“除法”,边学边改有力有序,引导干部以“自身正、自身净、自身硬”践行初心使命。通过课后布置、分类批改、课前点评等方式,以实际作业督促干部提高实绩,增长才干。

山西2

 镇党委将“清化收”工作作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一项重要抓手,念好“稳、法、收”三字经,切实为推动乡村振兴奠定扎实基础。

针对换届后各村新上任干部能力经验不足的现状,确定了“一村一方案、一村一专班、一村一研判,成熟一个、启动一个、必成一个”的工作思路,确保全镇“清化收”工作稳中有序开展。具体而言: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清化收”工作。二是加强分析研判,各村深入摸底建立问题台账。三是加强业务培训。召开镇村干部“清化收”工作培训会和经验交流会6次,促使村主干由被动变主动,自觉开展工作。

结合镇实际状况,确定了“试点先行,逐村推进”的工作方法,选择了西文学、韩家庄、鲁家三个干部素质较高、条件成熟的村率先开展“清化收”工作,在实践中总结出“123”工作法。一是完善“1”套方案,根据实际情况指导各村制定个性化工作方案。二是开好“2”个会。开好宣传会和开好摸底会,为工作开展打下坚实基础。三是打好“3”张牌。打好“政策牌”、“人情牌”“法纪牌”,通过村组干部、党员亲属、法律顾问等,积极开展宣传教育,确保群众积极配合。

在工作中注重三个规范促三收。一是规范合同收资产资金。各村在拟定承包合同时,需由村主干、审计组、法律顾问、承包户四方共同商议决定,减少漏洞。二是规范程序收提能强基。严格落实“三务公开”、“四议两公开”等制度,在“清化收”过程中提升村级治理能力。三是规范制度收民心民生。将试点村在“清化收”工作中总结的一系列农村三资管理经验和做法形成规范性制度,确保大家的钱办大家的事。

通过试点村的“清化收”回头看,3个试点村新增集体经济收入443万元,为推动乡村振兴奠定了扎实基础。

王庄村果品交易市场地处国道小风线两侧,交通便利,因周边农村大面积种植柿子、桃、杏等水果,逐渐在此地形成了果品流转的交易市场,在陕西、河南、河北,乃至东北的客商中名气较大。每年一到各类水果上市的日子,大量的村民开着三轮车拉着自己家的水果,到王庄村贩卖,用一年辛勤汗水浇灌的水果,换来一家人的生活。而正是如此,也导致马路两边三轮车、货车等车辆乱停乱放,影响了周边村民的正常外出。

为解决这一乱象,王庄村两委干部负责,向周边门店经营户、流动摊贩发放告知书50余份,对商户进行政策法规宣传和教育引导。整治行动中,由王庄村党员先锋队每天在道路两边巡逻,劝导果农、客商将车辆按规定摆放,不再侵占道路两边,切实改善了王庄村果品市场周边的环境,还路于民,大大降低交通安全隐患。

按照“把网放大、把格织细、一网到底”的工作思路,全镇共划分为53个全科网格,214个小网格,316个微网格,建立了“网格长+网格员+网格辅助员”的三级网格组织架构。

按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要求,蒲州镇完成了对镇、村综治中心的规范化建设。改善便民服务环境,提高办事效率。整合便民服务中心和司法所办公资源,统一标牌、版面,形成了整齐划一的“综治蓝”,高标准配置了“一厅四室”,现已建设完毕。按照“一厅三室”标准,规范设置村级综治中心,全镇打造完成一类村3个,二类村18个,三类村1个。全镇的网格化治理工作基本实现有办公场所、有人员配备、有制度保障、有架构体系的“四有”标准。

“党用伟大奋斗创造了百年伟业,也一定能够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有习近平总书记的掌舵领航,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引领,我们要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带动全镇农民撸起袖子加油干,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阔步前进”。镇党委书记杨靖的这番话,让我们对名城重镇再展雄风充满信心和期待。(本报记者  杨万福   通讯员   樊景霞   王雅琪  马孟奇   党 卓   吕晓敏   李佳   杨小平)

《中国廉政报》(2022年11月04日03 版)

责任编辑:李青英